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2025年,山东交通运输领域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

来源:交通节能与环保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强化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布局, 推动形成与生态保护红线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格局。加快推进绿色公路、绿色港航、绿色

强化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布局, 推动形成与生态保护红线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格局。加快推进绿色公路、绿色港航、绿色铁路和绿色机场建设,依托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内河航道等重点项目,开展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到2025年,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可绿化里程绿化率达到85%以上。

强化绿色交通科技创新。提高绿色交通科技创新力,推进绿色交通科研平台建设,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立绿色交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强化节能环保技术集成应用示范与成果转化,重点推广应用一批减排潜力大、适用范围广的节能低碳技术。健全绿色交通标准规范体系,研究制定具有山东特色的绿色公路、绿色港口、绿色航道、绿色机场、绿色铁路及轨道交通建设标准,推进绿色交通标准规范应用。

深入推进交通污染防治。深入推进营运车辆污染治理,加快推进汽车排放性能维护(维修)站建设,建立健全超标排放机动车闭环管理联防联控机制。严格落实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各项要求,鼓励提前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客船和老旧运输船舶。统筹推动既有码头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和新建码头环保设施建设使用,推动船舶污染物岸上接收、转运、处置设施衔接和有效运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瑞超 实习生 曹青云

强化交通资源集约利用。加强土地、海域、岸线、空域等交通基础设施空间资源高效利用,鼓励公路与铁路、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共用线位,合理有序开发港口岸线资源。加强废旧材料及水资源循环利用,在公路建设中积极应用沥青冷(热)再生、水泥路面破碎再生等技术,基本实现路面旧料“零废弃”,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分别达到98%和85%以上。

近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山东省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十四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

加快构建绿色出行体系。促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推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出行体系,到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营运及在建里程达到700公里。全面推进和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推进济南、青岛等十二市绿色出行创建行动建设,到2022年,力争60%以上的创建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以上,绿色出行服务满意率不低于80%。

重要指标方面,到2025年,全省营运车辆、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CO2)排放较2020年分别下降5%、3.5%,铁路和水路货物周转量比2020年增长10%,重点港口集装箱铁水、水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0%以上,青岛港国际集装箱枢纽海港新能源清洁能源集卡占比达到60%,全省80%以上的绿色出行创建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以上,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城市公共汽车(除应急救援车辆外)全部采用新能源车辆,新增或更新的出租车辆中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比例不低于80%,力争建成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100座,港口岸电覆盖率达到90%。

提升绿色交通治理水平。完善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工作推进机制,研究制定实施交通运输碳达峰行动方案,加强标准工作,强化部门、上下游产业协同联动。强化绿色交通评估和监管,加强绿色交通统计监测等基础性工作。

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加快推进城市公交、出租等领域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积极推进LNG、电能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发展,探索开展零碳(近零碳)排放服务区建设。加快现有码头岸电设施改造,到2023年,实现渤海湾省际客(货)滚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常态化,到2025年,实现全省主要港口90%以上的集装箱、客滚、邮轮、3千吨级以上客运、5万吨级以上干散货专业化泊位,具备向船舶供应岸电的能力。开展山东省首个规模化高速公路边坡光伏试验项目。

“十四五”期,山东省将重点从八个方面推进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工作。

持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进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运“公转铁”、“公转水”,完善“四纵四横”货运铁路网,实施 “支线铁路进港入园”工程,实现沿海及内河港口的大宗干散货和主要集装箱港区铁路专用线全覆盖。加快完善多式联运体系,推进自贸区济南、青岛、烟台片区多式联运中心建设,形成一批联通内外、运转高效的多式联运枢纽城市。扩大中韩陆海联运甩挂运输规模,开展中韩陆海联运整车运输。

文章来源:《交通节能与环保》 网址: http://www.jtjnyhb.cn/zonghexinwen/2022/0830/595.html



上一篇:1-7月安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116.2亿元
下一篇:超600辆氢能源汽车为张家口赛区提供交通保障

交通节能与环保投稿 | 交通节能与环保编辑部| 交通节能与环保版面费 | 交通节能与环保论文发表 | 交通节能与环保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交通节能与环保》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